华夏城乡文化书画研究院欢迎您!!!
设为首页 注册会员 将军书画组委会
010-63347302

淡墨轻岚之五代巨然——《秋山问道图》

发布时间:2013-12-31   浏览量:2020

 

秋山问道图》巨然  立轴 绢本, 墨笔,纵165.2厘米,横77.2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五代、宋初画家巨然,江宁(今南京)人,一说钟陵人。五代南唐时在江宁开元寺为僧。南唐后主降宋后,巨然随至汴京(今河南开封),住开宝寺。他曾在学士院画《烟岚晓景图》壁画,受到人们的赞赏。巨然的山水画,是师法董源,继承发扬了“平淡天真”的画风,但舍弃了在山水画中对世俗生活的描写.而追求隐逸的趣味。他的画笔法秀润,善写江南烟岚气象。老年时他的作品已达到平淡而奇绝的境地。所以后人把他和董源并称:“江南董源僧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

  本图无款,以立幅构图画重重叠起的山峦,下部清澈的溪水,曲折的小路通向山中,山坳处茅舍数间,屋中有二人对坐,境界清幽,前人谓巨然之山水,善为烟岚气象。

  《秋山问道图》是—幅秋景山水画。画上主峰居中,这是五代宋初的典型构图。山峰石少土:多,气势显得温和厚重。与北方画派石体坚硬、气势雄强的画风,趣味完全不同。中部,山间谷地,密林之中茅屋.数间,一条蜿蜒的小路,绕过柴门,通往深谷。茅屋中依稀可见一人坐于蒲团之上,右边一人侧身对坐,大约就是问道者。山高密林,寂然无声。正是谈禅论道,修身养性的极佳妙境。画面下段,坡岸曲折,树木偃仰多姿,水边蒲草,被微风吹得轻轻摇摆,多少体现出秋爽的感觉。

       在画法上,《秋山问道图》中的山用淡墨长披麻皴,画出土多石少的浑厚的质感。山头转折处重叠了块块卵石(即矾头),不加皴笔,只用水墨烘染,然后,以破笔焦墨点苔,点得非常沉着利落,使整个大山气势更加空灵。顺便说一下,山水画中点苔的作用,它可以表现远处丛树、杂叶;可能表示石上青苔;也可以用它来打破一下皴法的单调,使画面更有精神,增加—种形式美。在这幅画上点苔相当成功,而且显示出巨然皴、染、点技法非常成熟。另外山顶中夹着矾头,使皴笔密中“透气”,有以虚映实的效果。当然矾头如果用得太多,则会造成景碎,破坏山的整体效果。

  唐宋间,禅宗盛行,南方山水画派崇尚“平淡天真”。观此图,虽主峰耸立,却无坚凝、雄强之势,但见柔婉;曲山抱合处,密林丛丛,三二茅舍坐于其中,柴门洞开,引小径回旋,折入深谷;坡岸逶迤,有树木偃仰,碎石临流,蒲草迎风。令人幽情思远,如睹异境,如米芾所赞, “……岚气清润,布景得天真多……明润郁葱,最有爽气……老年平淡趣高。” “巨然山水,平淡奇绝。”巨然师董源画山用淡墨长披麻皴,层层深厚,山头转折处叠以矾头,用水墨烘染,不施皴,留白,苔点飞落, “用笔草草,近视之儿不类物象,远视则景物粲然”,整个画面气势空灵,生机流荡。
  
  巨然的作品流传至今的有《秋山问道图》、 《层岩丛树图》、 《万壑松风图》、《山居图》。

版权所有:华夏城乡文化书画研究院 京ICP备11007916号-4 技术支持:平东信息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程庄路16号院热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