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城乡文化书画研究院欢迎您!!!
设为首页 注册会员 将军书画组委会
010-63347302

揭开千年丹青神秘面纱—中日藏唐宋元绘画珍品展

发布时间:2010-11-10   浏览量:1049

  正在上博展出的“千年丹青——日本、中国藏唐宋元绘画珍品展”,由上海博物馆与东京国立博物馆联合主办,日本文化厅、京都国立博物馆、奈良国立博物馆、九州国立博物馆、大阪市立美术馆、大和文华馆、根津美术馆和中国的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等共同参与。其中日本所藏唐宋元绘画作品有39件(47幅),上博藏品20件,再加故宫博物院2件及辽宁省博物馆4件作品,这60余件作品展示了从唐至元700多年间的传世绘画风貌,尤其是日本所藏中国绘画精品,不乏传世名作,机会难得,不容错过。

  展览亮点

  南宋 梁楷 李白吟行图轴

  展品中大部分为日本所藏的唐宋元绘画作品,是流传入日本的中国早期绘画中的珍品,其中不乏名迹,如传南朝梁张僧繇《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传唐王维《伏生授经图》、传五代石恪《二祖调心图》、传北宋李成《读碑窠石图》、北宋燕文贵《江山楼观图》、南宋梁楷《出山释迦图》、南宋郑思肖《墨兰图》、金宫素然《明妃出塞图》等。

  元 王蒙《青卞隐居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所藏精品也共同参与展出,如郭熙的《幽谷图》、王诜的《烟江叠嶂图》、梁楷的《八高僧图》、倪瓒的《渔庄秋霁图》、王蒙的《青卞隐居图》和王冕的《墨梅图》等,皆为传世佳作。

  中国绘画史中的禅宗画,国内极少有保存,大多流传至日本,如南宋梁楷、牧溪、玉涧,元颜辉、因陀罗等画家的作品。此次展览,有不少他们的作品展出,极为难得。

  展品赏析

  传为唐代王维的《伏生授经图》,描绘伏生讲授《尚书》的情景,作品整体格调高雅,画风古朴又不失精致,人物以高古游丝描刻画,线条流畅。在唐代,绘画承担着宣传教育思想的功能,促成社会的教化,如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到的“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此画正是借伏生授经的故事传达儒家思想。尽管很多专家研究认为此作可能出于宋人的摹本,但是仍然保留了唐代人物画风,极为珍贵。

  南朝梁张僧繇的《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是此展览中最早的一件神道画,图已残,保存有五星和自“角”至“危”十二宿神形,各星宿描绘成人、兽、鸟形等奇特形象,表现了对自然神的崇拜以及中国古代天文学。此作运笔遒劲,类似铁线描,有魏晋遗风,保存了中国早期绘画的风貌。

  南宋梁楷的画风有两种,一种是造型严谨,画风工整,用笔细长多转笔,由李公麟而来,展览中的《出山释迦图》和《八高僧图》为此路画风;另一种是造型简洁,用笔简率,被称作“减笔画”,《李白吟行图》便属此类。不经意间的草草几笔,就将李白洒脱的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此类减笔画其实是禅宗画家墨戏的方式,梁楷在走出画院之后,受禅宗思想的影响,表现出了全新的画风。此次对梁楷作品的展出,对研究梁楷的绘画风格,尤其是画风的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南宋牧溪的《布袋图》展现了典型的禅宗绘画。牧溪活动于南宋末元初,为禅僧画家,是无准师范的弟子。此作表现了他简练的用笔风格,迅疾随意,蕴含禅意。这种禅宗绘画的典型风格,与文人清秀典雅的风范完全不同。禅宗画的粗野和狂逸使其无法进入当时绘画的主流,没有受到重视,反而受日本僧人青睐被带入日本,结果对日本的禅宗画和水墨画产生极大的影响。

  展览启示

  禅宗画在国内各大博物馆的收藏中都非常稀少,这也说明禅宗画在中国未受重视,国内对其研究也极为缺失。本次展览,引起了国内美术界对禅宗画的关注,为深入研究中国禅宗画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另外,对民间宗教信仰和民间宗教画的课题,国内的研究领域也并未涉及,相关作品在国内收藏品中罕有,展品中南宋民间画师陆信忠、金大受所绘的《十王图》、《十六罗汉图》等作品对研究此类题材具有相当高的价值。

  从日本收藏的中国绘画作品可看出日本人的喜好,许多地方与中国人相异。中国人对长卷和册页的欣赏是置于几案上的,可坐着近距离观赏。日本人的欣赏方式有所不同,他们喜欢将其悬挂于墙壁或壁龛中凝视,但普通的民居墙壁不足以悬挂中国画轴,因此他们会将其进行裁剪,重新装裱。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就是典型的例子,它是从一幅大型的挂轴上裁剪下来的,如今还能清楚地看到被裁剪后留下的横向裂纹。马麟的《夕阳秋色图》原本是二开册页,一书一画,但日本人为求悬挂于墙面,所以把它装裱成挂轴,书法被置于图画的上部。这些不同的观赏方式是在欣赏和研究作品时值得注意的,否则就会有很大的偏失。

  流传入日本的中国早期绘画珍品,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此次它们能重返故国,让国人近距离观赏到流散于海外的中国唐宋元时期绘画瑰宝,实属难逢的宝贵机会。此次展览是上海世博会的盛大活动之一,满堂的稀珍瑰宝为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奏响精彩的乐章。 来源:《美术报》

版权所有:华夏城乡文化书画研究院 京ICP备11007916号-4 技术支持:平东信息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程庄路16号院热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