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城乡文化书画研究院欢迎您!!!
设为首页 注册会员 将军书画组委会
010-63347302

“为中国画”迈向世界的融合之路

发布时间:2010-10-27   浏览量:1086

  “为中国画——中国画学院教室作品展”

  在中央美术学院建院90年之际,为纪念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成立5周年举办的“为中国画——中国画学院教室作品展”,几乎做了中国画发展近半个多世纪的回顾。展示中央美术九十年几代人为中国画奋斗得到的成果,从齐白石到现在学院的新鲜血液共九十多位画家,这样的集中展示堪称首次对比20世纪前半叶至今日飞速狂飙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画发展的走向与脉络。这样的时间纵轴的呈现,使艺术置于世纪交替瞬息变化之中,我们看到了当下中国画创作题材和手法中的多元化面貌,从根本上,感受到中国画创作中饱有的朝气,同时更重要的也是从直观的中国画整体风貌呈现中进行历史经验的总结。

  中央美术学院从20世纪之初便成为中国画传承与变革的中心。从首任致力贯通中西的徐悲鸿院长,善于推陈出新的李苦禅,富于创造精神的叶浅予与李可染等,到如今新时期田黎明、唐勇力等历任中国画学院院长仍在坚持秉行的以“中西融合”与“传统出新”为主线的治学思想与脉络。他们执着于中国画的创作,更禀赋导向中国画发展的职责,也都面临着整个政治、经济、文化大发展大背景之下,新路线的开拓。“中国画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也如“中国画的发展”有了新的思考方向。我们永远无法切实解决存在中国画本身的问题。因为问题本身与问题都在与时俱进。

  何谓中西融合?

  徐悲鸿立足于中西方艺术,提出将西方写实主义精神融进中国绘画,在20世纪之初便提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即“以西润中”(或者说是“中西融合”)的道路,志在复兴中国画。至此中西融合成为中国美术教育中具有普世性方针,也成为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以来的办学特点。对于西方写实主义的引入,对西方素描教学基础的学习,使我们看到当时的艺术界情愿不情愿的开始渐趋受到西方新的艺术思想和概念在西方文化对于中国文化波及。因而,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在展览中提到,中西融合的最初含义是在一种本土文化(自我文化)与外来文化(他者文化)处在一种信息交流不通畅,相互认识不完整,特别是本土文化受制他者文化情况下的解决方式。那么对于现代文化格局的今天而言,“西”是代表什么呢?

  今天的中国画如何做到“中西融合”

  90年一路走来,“中西融合”的方针不变,但是它在内涵和外延上的发生了嬗变。随着国际大背景的转变,中国在世界地位之中的显著提升,我们早已摆脱受制于他者文化的境域。全球化交融的今天,共同的时代背景与文化背景之下,如今的“西”要求艺术家要不断开拓全球化的文化眼光,使自身具有当代属性的深层表现,同时结合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自然而然的滋养,所呈现给世界的独到的当代中国绘画。所谓的“中西融合”实质可看成是传统经典与当代主流的融合。展览中,我们也在当代这批中国画学院的教师身上看到了创作主题现代化、创作方式渐趋多元化的走向。但真正较之于国际之中当代艺术的发展,中国画面对当代性而言,论及变化时所使用的表现方式与表现出来的理解力还较为有限。因而几辈人的执着与亲历奉献,摆在眼前的始终是“为中国画”所要继续探寻的中国画的当代复兴之路,始终禀赋重大的使命。

  “内外兼修”的当代中国气质

  古人靠行走天下搜尽奇峰,信息通讯发达的今天,单纯的走出去已满足不了对世界多元化的捕捉,表述当代性话语并非是对现实的简单模仿,如卢沉所说要从模拟现实的桎梏中解脱。中国画的创作实际就是要求创作者提高中国画创作者的文化底蕴及道德修养等综合实力,不仅要对我们着力宣扬的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的熟知与深刻把握,同时更重要的是应使自身具有当代气息,这种气息不要只从画面中看到新颖的细节来对当代世俗化事物或流行语言、现象等的直白表述,是要求创作者对时下瞬息万变、时代鲜明的事物真实的感悟与透彻的理解,表现出当代人的现实感受、传达当代人的艺术诉求。如早期中西融合路线的成功典范齐白石,在“衰年变法”时期齐白石理解了在开始接受现代西方影响的古老城市里,人们的趣味受现代的影响脱离了古拙与文人雅逸清高的趣味,而是将现实生活中充满生趣更容易满足现实感知体验的题材内容。

  要并驾于现在的新媒体、装置多媒体等前沿艺术,树立中国本土当代艺术在世界范围内推介的姿态,就需要更多的信息来补充扩展视野,更新观念与对新事物的新看法,同时传统经典应被看作是服务于笔墨的宝库,对于传统诗书画印修习、传统经典的启悟可以深化艺术家创作的笔墨力度与创新空间,达到笔墨自由的张力。这样的“内外兼修”才称得上是时代精神下的中国气质艺术的体现。

  为有源头活水来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美术学院的中国画系以至中国画学院一直是全国中国画教学的重要舞台。教育是一切发展的源头,探讨中国画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开诚布公的展示,展示盛况为人赞扬对于推动当下的教学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提供专家学者进行学术探讨与批评的平台。中国画的传承与变革始终以学院为中心,只有学术定位把握精准,才可能保障创新的方向。

  如今,随着国力的不断强盛,艺术是要树立自己的文化特色,就是要在这样一批有识有志“为中国画”的领军人物的带领下,使中国画艺术走向世界,做到“进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

  据悉,《为中国画——中国画学院教室作品展》展览从10月24日在中国美术馆1、2、3、8、9号展厅展出至2010年10月31日结束。  来源: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华夏城乡文化书画研究院 京ICP备11007916号-4 技术支持:平东信息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程庄路16号院热力站